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创新团队刘亚秋博士等研发的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鱼类竞争生态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3 1 1461569.3。该技术突破传统观测技术局限,首次构建出一套可控、可量化的鱼类种内与种间竞争行为模拟系统,为渔业资源科学评估、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渔业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
长期以来,野外环境中鱼类竞争行为难以精准捕捉与量化,制约了资源保护策略的科学制定。该技术通过集成模块化水体环境单元、精准投饵系统与多角度视频监控网络,实现对食物、栖息地等竞争要素的精确调控。配套分析方法能够系统记录鱼类行为模式、摄食动态及生存策略,从而客观揭示竞争关系对个体生长、种群结构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在资源保护方面,该装置具备重要应用价值。它可科学评估不同物种在混养系统中的生态位重叠度与相容性,避免因种间竞争导致的资源内耗与种群衰退,助力构建更和谐高效的水体生态系统。同时,该系统还能模拟外来物种与本土物种的竞争过程,为防控物种入侵、保护本土水生生物多样性提供前瞻性数据支撑。此外,该技术可为渔业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如在增殖放流前评估放流物种与野生种群之间的竞争关系,助力形成可持续的渔业资源利用模式。这是水产生态行为学研究与资源保护实践相结合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也为实现 “绿水青山” 目标下的水域生态保护与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科技路径。
